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符合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工业上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制烧碱 |
B.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
C.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可涂抹氨水消除 |
D.用稀盐酸洗净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
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丝燃烧 | B.电解水 |
C.石蜡燃烧 | D.加热碳酸氢铵 |
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 |
B.实验结束后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 |
C.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
D.等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就要停止加热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会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十分重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
C.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