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自左至右为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
| 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
|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
|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相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
|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
|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
| 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