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表示人体胃、小肠中消化液的成分、pH及部分酶的最适pH。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器官 |
消化液名称 |
PH |
消化液成分 |
||||
胃 |
胃液 |
1~2 |
胃酸(HCl)、胃蛋白酶(最适pH为1.8左右) |
||||
小肠 |
胰液、胆汁 |
7~8 |
碳酸氢钠、胆盐、多种消化酶(最适pH为8.0左右)
|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II→I |
B.细胞的癌变是因①的改变而导致的 |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
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可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更快更明显 |
B.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呈紫色 |
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时,可用人成熟的红细胞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
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l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 | B.①⑥④②⑤ | C.①⑥②③⑤ | D.②⑥①③⑤ |
下图所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翻译过程
B.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D类物质可以是抗体
C.在A和E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一样的
D.转录后的mRNA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