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0~5 min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 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
(4)加入少量的NaHC0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
(5)加入NaHC0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释放 mol的氧气。
下列为高等生物细胞内部分物质和结构(A-H)之间关系的图解。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 ,G代表______________。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 ______________;细胞中E(基因)在H(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____排列。
(3)从分子水平看,E 与F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某细胞正处于分裂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存在的场所是 ______ ___(器官);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它分裂后产生的所有子细胞的名称应该是。
(2)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接下来的时期,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和上面的基因将发生。
(3)若1、2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基因型为。分裂全部结束后,最终它将产生的种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由此引发GMO环境安全性的争论。
事实上,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因而缺乏说服力,且没有提供花粉量的数据,现在这个事件已有了科学的结论:第一,玉米的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粒玉米花粉;第二,2000年开始在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实验室实验中用l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作为大斑蝶越冬地的墨西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果我们是科学家,该如何设计一个转基因花粉对大斑蝶幼虫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大小、形态和生理状况相同的美国大斑蝶幼虫若干只,马利筋叶片若干,转基因玉米花粉,天然玉米花粉。
1、实验步骤设计:
(1)
(2)
(3)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1)
(2)
Ⅰ、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
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Ⅱ、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尖端方向,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十多年来,已有数十种人体蛋白在动物乳汁中生产出来,在小鼠乳腺中获得表达的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
(1)在获得人的蛋白基因后,可通过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这种基因
(2)将人的蛋白基因导入小鼠的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
(3)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中,并通常采用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据图回答相关问
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②过程的实质是。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