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跨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指()
| 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 | 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
| C.扩大民主范围和途径 | 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的要求 |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
|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 D.宰相权力的大小 |
元朝人程钜夫在《论行省》中写道:“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在程钜夫看来()
| A.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 |
| B.行省与割据势力无异 |
| C.政府不必在地方普遍设置行省 |
| D.行省没有起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