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不少人的手机、邮箱会收到你已幸运中奖的信息,信息中还告知了如何
领奖的提示,有的用户高高兴兴地按照提示去领奖,结果却遭遇骗局。阅读漫画《获奖陷阱》。
回答问题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获奖”与“陷阱”之间的关系是(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B.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D.假象与真相的关系 |
要识破获奖陷阱,就要经过___________的过程。( )
A.去粗取精 | B.去伪存真 |
C.由此及彼 | D.由表及里 |
维生索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撮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索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十九世纪末,法国有一位千万富翁在经济动荡时,获悉自己的全部财产贬值为十万法郎,他无法接受这一沉重的打击,扔下十万家产撒手人寰。富翁有位外甥被宣布为舅舅财产的继承人。当这位穷困潦倒的小伙子突然得知自己将获得十万法郎的遗产时,由于过度兴奋竟幸福地晕了过去。这个故事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②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③要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反对拜金主义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D.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崇高理想是指 ( )
A.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想 |
B.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理想 |
C.正确反映社会存在的理想 |
D.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