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中国问题 | B.钳制日本 |
C.重新瓜分中国 | D.平息中国反帝斗争 |
一战后成立的国联成为帝国主义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其中“帝国主义”主要指
A.美、英 | B.美、日 | C.英、法 | D.法、德 |
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是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
B.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
C.允许资本经营 |
D.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 |
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时代胜利的标志 |
C.帝国主义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
D.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存的时期 |
修正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根源是
A.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阶级矛盾缓和 | B.各国工人的合法斗争取得了一些成果 |
C.工人党领袖不愿同资产阶级激烈对抗 | D.工人阶级的觉悟普遍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