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④反应的方程式,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4)正二价的铜元素 。(5)3个钠离子 。
右图为家用制氧机内部铝分子筛吸收塔结构图。
(1)金属铝的元素符号为 ,它除了表示铝这种物质外,还能表示的化学意义是 和
(2)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加压时,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分子筛吸附氮气以后,剩余气体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小丽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200ml气体,测定其中氧气含量。(装置如图,集气瓶体积250ml)
1 |
2 |
3 |
4 |
5 |
|
B中剩余水体积/ml |
100 |
42 |
39 |
41 |
38 |
[数据处理]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除。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写二种即可)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 。但需在管口放棉花,作用是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使用B装置注意事项是: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比B的优点是 。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 ,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 和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图Ⅰ是小明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刚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只答一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