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 B.X的摩尔质量为720n |
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 D.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OH-+CO32-+2H+ = HCO3-+H2O |
B.OH-+CO32-+3H+ = CO2↑+2H2O |
C.2OH-+CO32-+3H+ = HCO3-+2H2O |
D.2OH-+CO32-+4H+ = CO2↑+2H2O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 |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
D.Cu溶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
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是
某学习小组需0.1000mol/L的Na2CO3溶液450mL。下列有关配制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将Na2CO3·xH2O灼烧至恒重 |
B.配制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4.8 g无水Na2CO3 |
C.100.00mL上述溶液含离子总数为0.03NA |
D.配制好的Na2CO3溶液应转移到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通过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
B.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浓氨水呈碱性 |
C.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