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7所示,是《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用秒表记下钢球运动n圈的时间t。
(2)通过纸上的圆测出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并用天平测出钢球质量m。
(3)测出钢球(以球心为准)到悬点的竖直高度h。用上述测得的量分别表示钢球所需要向心力的表达式= ,钢球所受合力的表达式
= 。下面是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代入上式计算结果
= N,
= N。(g取10m/s
,
≈1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比较上述向心力和合力
,得出了实验结论。
m (kg) |
r (m) |
n (转) |
t (秒) |
h (m) |
0.1 |
0.025 |
40 |
30.2 |
0.145 |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砖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面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n=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性.
(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2)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 m,则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mm,图(4)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所测光波的波长为m(波长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入射小球m1=15g,原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 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 kg·m/s,被碰撞后的m2v′2是kg·m/s。由此得出结论。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3)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
A.ma·ON=ma·OP+mb·OM B.ma·OP=ma·ON+mb·OM
C.ma·OP=ma·OM+mb·ON D.ma·OM=ma·OP+mb·ON
(1)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的0点是摆线的悬挂点,摆长L=cm. 秒表读数________s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的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即图中用“”表示的点。根据图中的数据点作出T2与L的关系图线,从作出的图线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 ____m/s2(求得g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他采用如左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右图中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2)根据实验数据做出U-I图象,如图所示,蓄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