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日本古代学中国,近现代学欧洲。然而,不管怎么学,日本还是日本。日本的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恰恰是一种软实力。这启示我们
①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相互借鉴,实现文化的融合 ④懂得文化,积极交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清明节,人们还保留着扫墓、踏青、折柳、等习俗,但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人文纪念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在2011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这一观念要求我们
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 |
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C.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
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一脉相承、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迷、贫艺阵的习俗。这说明
A.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C.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
D.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
近日,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称重建劳民伤财,“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重建圆明园到底有没有必要? 如果你反对重建圆明园,可以选择的是理由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已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