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至22日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运会的会徽为“欢乐的U”。会徽以红、绿、黄、蓝、黑为基色,五种色彩的圆点组合成一个U形。有人将 U理解为:大学(University)/ 你(You) /联合(Union)/世界宇宙(Universe);有人认为 U是指深圳的海湾,寓意五大洲不同肤色的大学生聚集深圳;有人认为U的半环和杯形,象征着既容纳又开放。人们对大运会会徽的不同解读表明
| A.认识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
| B.认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
| C.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
| D.认识受思维方式、知识构成的制约 |
孔子对不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 体现了
| 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
|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
|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
每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人们通过“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诸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
|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
|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
|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
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民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部分影响整体 | B.部分依赖整体 |
|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