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哺乳动物的受精阶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精子与卵子相遇时,首先发生顶体反应,使顶体酶释放出来
B.精子穿越透明带时需要由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
C.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有两道屏障,第一道屏障称为卵黄膜封闭作用
D.精子入卵后尾部会脱离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至6ppm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