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依次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 B.③③② | C.②②② | D.②③④ |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将02-转化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培养基中需添加植物激素 |
C.SOD可能为02-转化成H2O2的过程提供能量 |
D.培育过程中需根据基因型的不同进行人工选择 |
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B、b)随机嵌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玳瑁猫是雌性,基因型为XBXb
B.玳瑁雄猫的产生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C.该性状异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玳瑁猫群体中,B、b的基因频率相等
如图甲是苯丙氨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示意图,已知基因A突变为a会导致白化病,基因B突变为b会导致苯丙酮尿症。图乙是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的家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B发生突变的个体会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白化病 |
B.图甲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C.7和8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5/8 |
D.5和8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2/3 |
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