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
B.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 |
C.菌落特征是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
D.无鞭毛球菌菌落大、边缘不整齐 |
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
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
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科学家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了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从而达到了黄色短杆菌大量积累赖氨酸的目的,这种人工控制的方法实质上利用了以下哪种调节方式?
A.酶合成的调节 | B.酶活性的调节 |
C.二者都有 | D.二者都无 |
医学上常把血清中某些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的正确叙述是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 B.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
C.人体中只有肝脏存在转氨酶 | D.肝脏是合成此酶的惟一场所 |
如图所示为面包霉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若在发酵工程中利用面包霉来大量合成氨基酸A,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改变面包霉的细胞膜通透性 |
B.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发酵 |
C.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
D.对面包霉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