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关于某类地雀的生活与进化的问题,请据图回答:1.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下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述哪些类型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 。图1时期的大陆中地雀B的个体较少,而图2中地雀B在大陆几乎看不见,但小岛上却主要是地雀B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
。
(3)从图1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
个体数 |
196 |
168 |
36 |
|
|
|
|
|
|
400 |
2.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1)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 (大、小)。
(2)种群甲基因A的频率为 。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 。
(3)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2)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_____。
(3)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
C.是无色透明的 | D.是活的细胞 |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是由种氨基酸通过的方式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氨基和羧基各有个,分别表示为。
(2)由氨基酸形成脑啡肽过程中共失去了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如果该蛋白质由2条肽链、51个氨基酸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是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B.兔子 C.蘑菇D.蓝藻
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如图表示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置于3支试管中(试管内装满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培养液)。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请分析实验结果:
(1)c试管中的小麦幼苗重量与a试管的相比,增加较多。这是因为提高温度能提高____反应中的_________,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2)b试管中的小麦幼苗重量与a试管的相比,增加很少。这是因为其光合作用的_____的产物很少,限制了_______的固定。
(3)如果培养液中缺乏镁元素,小麦叶片将逐渐显现出________色素的颜色。
某生物学家用蜻蜓、蟾蜍、盗虻和黄蜂做实验:
a.用线吊一只蜻蜓逗引蟾蜍吃掉蜻蜓。
b.用盗虻(身体上有黄蜂样的色斑)代替a中的蜻蜓作实验,盗虻也被吃掉。
c.用黄蜂代替a中的蜻蜓,黄蜂刺了蟾蜍一下而逃生。
d.再用黄蜂、盗虻逗引蟾蜍,蟾蜍都不吃,但用蜻蜓逗引,蜻蜓被吃掉。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d中,蟾蜍不吃黄蜂,是因为蟾蜍对黄蜂的_______形成了________反射。
(2)实验d中,蟾蜍不吃盗虻,是由于盗虻具有__________的缘故。
(3)黄蜂和盗虻的色斑是蟾蜍免遭刺伤的______,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如果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从来没有过黄蜂的分布,将盗虻引入这个生态系统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盗虻色斑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以上实验证明:具有________的生物更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