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
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分化,最后发育成个体。右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
B.高等哺乳动物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
C.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 |
D.高等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 |
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在DNA扩增仪中扩增5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
A.16740个 B.17280个 C.8100个D.540个
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
C.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胚胎分割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关于这一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分割可以将早期胚胎任意分割成多份 |
B.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分割任意时期胚胎 |
C.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
D.胚胎分割技术属于有性生殖方式,因此不属于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