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中初三学生邓棵无意间看到一个奇特的天象:天上的太阳竟然是“方”的。他拿起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对准太阳进行了2、1倍数码放大,结果发现太阳上下部被削平一般,类似方形。这一奇观的成因到目前尚无定论:有的专家认为这是空气折射造成的,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的落日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这说明( )
①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的反映往往不同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人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④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谚语或俗语与所对应的哲理表述不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012年中国第一例地沟油大案审理,非法生产地沟油给人民的生命造成巨大损失,造成事故屡屡发生的原因在于,生产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安全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抓生产而忽略了安全。生产者的错误在于( )
A.只看到了安全与生产的对立,忽视了二者的统一 |
B.只看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忽视了二者的对立 |
C.只看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忽视了矛盾的解决 |
D.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统一于事物之中 |
当下城市建设中因征用土地、拆迁房屋引发的矛盾频发,抗拒拆迁的“钉子户”频现。有人指出:“如果干部把群众视为钉子,就把自己当成了锤子,用锤子去砸钉子,钉子永远是钉子;如果把群众看成亲人,付出真情去温暖,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再不配合的群众也不会变成钉子户。”这说明( )
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人为臆造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③观念的转变决定了矛盾性质的转化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下列与“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
B.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
C.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 |
D.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