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和资料,回答各题: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
 耕作制度
 甲省
    21.18万
 约6 800 万
 一年两熟
 丙省
    45.4万
 约3 800万
 一年一熟

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 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 C.干旱和低温 D.盐碱和洪涝

图中丁地带7、8月份河川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
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D.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近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甲、乙两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B.沙尘暴、洪涝灾害
C.酸雨、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土地盐碱化

读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各题。

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充分利用(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

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 )

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2013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于(66°39′S、144°25′E)南极浮冰区。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B.极地东风带的强风所致
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

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

A.防紫外线辐射 B.防迎风飞雪堆积
C.防潮 D.防企鹅活动干扰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