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后回答: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

(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①中(填“一定”“不一定”)含有过滤。物质①是溶液。
(3)上述工业流程中(选填A、B、C)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A、吸收塔 B、分离池 C、 煅烧炉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除物质①的溶液外,还有
(5)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地放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4)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其中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
(5)为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①图a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②图b、c对应两种碳单质:图b单质的名称是
③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循序渐进的。

(1)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其中,物质A为(填化学式),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每年因为腐蚀(如铁生锈)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例如,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后存放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用必要的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说明)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洗衣粉 B盐酸 C草木灰 D活性炭 E精肉 F硫酸铜
(1)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肥的是;(2)具有乳化作用;
(3)可用于除铁锈的是;(4)富含蛋白质;
(5)用于配置波尔多液的是;(6)可用于净化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