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民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读下列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图,运用地域文化与环境关系的有关原理,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传统民居是 ,按中国地域文化区划分,该民居集中分布于 地域文化区, 剧是该地域文化区的典型文艺代表。
(2)上面三幅图中可以代表江南水乡文化区的是 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当地的主食是 。
(3)中国民族文化最多元的文化区叫做 ,它特有的传统民居类型呈现在 图中,其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气候特点。
读“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a、b、c三种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完成中纬度大气环流。
(2)a气流在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叫________,此气压带是由于________ (热力或动力)作用而形成的,它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团的性质是________。
(3)与b气流有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a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场不呈带状分布,而是一个个闭合系统,原因________________。每年7月份在北半球的海洋上出现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受b气流影响的地区,其气候类型分布在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B为本初子午线,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2)此时美国底特律(42.4°N,83°W)的区时为________时。
(3)此时地球上以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5)D点此日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①、②、③、④四点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当地球运行至 ______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到点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①、②、③、④四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处。浏阳昼长最短的是 ________处。
(3)在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处,速度最慢的是处,由②点到④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的是处,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的是处。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图中①处的风向为________。① 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处。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
A.天气晴朗 | B.大风 | C.气温下降 | D.气温升高 |
(4)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点。
(5)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6)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________风,台风中心的天气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