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1957年我国已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是
①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从1953年的2800个增加到9300个
②中央统配物资品种由1953年的227种增加到532种
③国务院规定企业不得自行从社会上招收工人,不得辞退多余职工
④财政总收人中,中央占80%,地方占20%
⑤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提前完成,“二五计划”的编制已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④⑤ |
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
A.1票 | B.2票 | C.3票 | D.4票 |
“历史”有时也指历史记载或历史撰述。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的要求写成的历史著作。下列文献中,历史记载特征鲜明的是()
A.《蒋介石日记》 | B.《春秋》 | C.《张学良回忆录》 | D.《史记》 |
“汤因比教授……把社会之间的区别与关系,称之为普世的;而一个单一社会内部的区别和关系,诸如雅典和斯巴达或法国和德国之间,他认为那在性质上是全然不同的,他就称之为局部的。历史学家研究的范围向他提出了无限之多的任务,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涉及到识别和区分这些叫做社会的实体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者意图强调汤因比教授:
A.认识到世界历史的整体性 | B.认识到各地历史具有地区特点 |
C.研究历史应局部与整体兼顾 | D.能够同时完成众多历史课题 |
“农民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A.农民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焚烧谷物 |
B.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影响了农业生产 |
C.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
D.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调整未见成效 |
1878年宜昌商会认为:“假如不在最短期间出现足够吨位的轮船供给本埠的全部贸易和通过本埠的对四川的贸易,英国商人便会大大改变这种状况,增置轮船。”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旧式水运逐渐衰落 |
B.中国轮船运输业举步维艰 |
C.英国轮船运输业垄断了长江流域的贸易 |
D.中国人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强烈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