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光质、CO2浓度分别影响光合作用的( )
A.光反应、暗反应、暗反应 | B.光反应、光反应、暗反应 |
C.光反应、光反应、光反应 | D.暗反应、暗反应、暗反应 |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生物体内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等可以断开⑤键 |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 |
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
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
C.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30% | B.26% | C.36% | D.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