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图”,回答各题。

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的不同之处是:

A.城市化水平总是最低
B.城市化水平总是最高
C.城市化速度总是最快
D.城市化速度总是最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进四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民族经济的发展 B.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城市环境的改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

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6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集中在南部
③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④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转变为经济优势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短缺 B.地质灾害频发
C.人口密集 D.水资源短缺

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D.人口密集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市场前景广阔⑤水源、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冬汛和凌汛现象 B.夏季输沙量较冬季大
C.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从图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