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各题。

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①属国际人口迁移  ②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
③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④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环境质量 D.文化教育

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世界四个地点位置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高纬度 B.乙位于热带
C.丙位于东半球 D.丁位于大西洋

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走最近航线,其飞行方向是

A.从西南向东北 B.从东南向西北
C.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所谓“对趾点”是指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个点。关于乙地的对趾点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是所在大洲唯一人口过亿的国家
B.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牛肉出口国
C.该国的铁矿资源丰富,上海宝钢从该国进口铁矿石
D.该国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南北最狭长的国家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岩石圈包括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题。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E,30°W D.0°,120°E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O°,150°W D.150°W,180°

此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位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检测显示,太阳活动于2015年3月15日10时13分爆发了1次超级耀斑,并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强太阳风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到达地球的带电拉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和B处 B.A处和C处 C.B处 D.C处

关于这次太阳活动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极光爆发强烈,覆盖面积大
B.引起强烈的“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电离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烈扰动
D.对卫星和GPS定位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