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各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约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之内 |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
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
B.耕地面积的变化 |
C.放牧强度的变化 |
D.气候的变化 |
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地下水,扩大耕地的灌溉面积 |
B.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C.积极开展生态退耕工作,增加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 |
D.大量外迁人口,减轻当地的人口压力 |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于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各小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大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地理坐标 39°30′31″N 82°30′50″E |
海拔 1468m 误差 5.7m |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①——第30天 | B.②——第75天 |
C.③——第100天 | D.④——第130天 |
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回答下面各小题。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
C.商业分布和规划 | D.学校布局 |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