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 )
A.0 | B.25% | C.50% | D.100% |
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母链
为正链,子链为负链)。转录时,以负链为模版合成mRNA。下图示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正
链)及其所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图中数字为氨基酸编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B.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分别指导合成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基因E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基因E和基因D均发生基因突变
D.若基因J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基因J突变后形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小于a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
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
C.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8 |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2 |
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
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
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