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就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国家多次举行听证会。对材料中采取听证会方式进行决策认识正确的是

A.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B.听证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
C.它是充分反映民意的唯一途径 D.不利于决策机关发挥决策权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3月1 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终摆到全国人大代表面前,接受“三审”。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认真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物质保障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做到“公权为民”,需要
①公民借助合法渠道直接参与政府的民主决策
②新闻媒体充分公开政府信息,打造阳光政府
③全国人大完善相应法律,加强对公权的约束
④人民政协积极行使国家职能,加强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交通拥堵成为中国城市要直面的难题,不单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不堵的也不多见了。面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可以

A.行使立法权,完善财政在基础设施投入的法律法规
B.行使决定权,统筹规划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方向
C.行使质询权,制定各级政府征收交通拥堵费方案
D.行使提案权,提交《公交线路优化方案》的议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找熟人才能办成事”、“看脸色托关系不好受”……在今年各地召开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吐槽”,引起广泛共鸣。《人民日报》对此评论:用规则文明突破“关系藩篱”。该评论告诉我们

A.国家要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法律途径
B.公民要珍惜权利,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C.政府要依法行政,做到程序正当合法行政
D.要扩大公民民主权利,积极建设规则文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