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周围有三块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畜业、花卉业和小麦种植业,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应该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6分)
(1)A适宜发展 业,理由是 。
(2)B适宜发展 业,理由是 。
(3)C适宜发展 业,理由是 。
竹子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生长快,生物量大,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竹子在中国更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着悠久的种竹、用竹、吃竹、咏竹的历史,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竹子有如此浓重的情愫。
材料一 亚太竹区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主要产竹国竹类种数对比图及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对比图。
材料三、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还能“攻城略地”。
(1)读亚太竹区分布图,判定出竹子主要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原因。
(3)江西宜丰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发达,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说出其担忧的原因。
近十年来,中国革命的“红都”——志丹县,面对“群山恶水”,奋发图强,实现了由贫困县向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的历史巨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陕西省志丹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1997~2010年志丹县工业产值示意图(图乙)以及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指数变化示意图(图丙)。
(1)这里的“群山”是指①;“恶水”是指②。
(2)志丹县自然带属于由①向②的过渡地带。
(3)试指出志丹县从农业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并分析促使其转型的原因。
(4)指出志丹县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指数的变化趋势,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志丹县综合整治的措施。
爱尔兰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少(446万)。它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其经济的繁荣和创造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爱尔兰完成了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跨越。分析以下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爱尔兰区位示意图(图甲)和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爱尔兰经济发展模式示意图(图丙)。
(1)爱尔兰位于①(东、西)半球;农业地域类型属于②。
(2)爱尔兰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爱尔兰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②。
(3)爱尔兰与我国东北北部纬度位置相当,但冬季气温却高出30多度,请分析其原因。
(4)若同一外资在爱尔兰和中国投资建厂,试分析其类型的差异及原因。
(5)试分析爱尔兰经济近年来停滞不前、波动性较大的原因,并指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请你从空气质量角度分析是否适宜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