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2+、 H+、NO3—、CO32— | B.H+、K+、Na+、SO42— |
C.Fe2+、NH4+、OH—、SO42— | D.Fe3+、K+、H+、Cl—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B.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均可生成二氧化碳 |
C.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D.棉花、羊毛、塑料和天然橡胶等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鉴别硬水和软水,先分别取样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再观察现象 |
B.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 |
C.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入一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说明没有变质 |
D.实验室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用碳酸钙与浓盐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C.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降温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会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 g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D.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