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南水北调工程能给调入区带来(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2006年以来,日本某品牌服装将原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厂陆续迁往越南、柬埔寨、加拉国等。据此完成问题。
图7中与该企业主导因素一致的模式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该品牌服装加工厂迁出我国转到东南亚、南亚等地布局,主要原因是

A.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 B.我国服装市场萎缩
C.我国原料供应紧张 D.我国交通相对落后

据报道,伦敦奥运会传递的火炬在英国中部工业区工业重镇考文垂制造。图6为英国中部工业区示意图。读图6完成问题。

下列工业区中,与英国中部工业区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曾经被称为“黑区”的原因可能是

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多阴雨天气 B.煤炭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C.受种族因素影响,多黑人居住 D.盛产石油,石化工业污染严重

“黑区”综合整治的措施不可能是

A.调整工业布局 B.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工业
C.积极推进服务业和基础设旋建设 D.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图5中甲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区某农场农事安排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单产高,商品率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低 D.以自给自足为主

有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牧羊种麦结合,可以合理安排农时 B.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收益较稳定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农产品出口以小麦和羊肉为主

古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前段时间荔枝在南京大量上市,受到市民的喜爱。据此完成问题。
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主要得益于
①便捷的交通条件②荔枝品种改良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荔枝种植范围扩大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月初海南荔枝开始采果,比广东提前约15天,这是因为海南

A.荔枝品种优良 B.市场需求量大
C.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D.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图4表示美国20世纪城市化进程。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纵坐标的含义为

A.城市人口数量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图中最后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的原因,主要是

A.能源短缺,工业发展迟缓
B.政府严格控制人口流动
C.传统工业萎缩,经济发展停滞
D.城市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小城镇和乡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