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B.实行郡国并行制 | C.推行三公九卿制 | D.推广行省制度 |
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 A.实行四百人会议 | B.提倡学习手工技艺 |
| C.按收入划分等级 | D.颁布《解负令》 |
四川著名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通过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蒋介石曾下达命令:“四十一军王铭章,务必死守滕县三日,以便增援部队巩固徐州。”王铭章战死后,毛泽东等曾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国民党爱国军人誓死抗日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③中共领袖赞誉国民党将领的抗战行为④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攻势强劲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宽容》展示北大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其中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由此可知,该画主要体现的实质是
| A.文化的全面革新 | B.教育的重要意义 |
| C.大学的教育地位 | D.开放的办学思想 |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指出,“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 C.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
| D.八国联军侵华——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