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可能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 B.隋唐 | C.北宋 | D.南宋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民共主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 B.佛学 | C.程朱理学 | D.陆王心学 |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