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103人死亡,失踪228人。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造成16人死亡,140多人受伤。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已造成11102人死亡,16493人失踪。2011年3月24日,缅甸发生7.2级地震,引发泥石流。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破坏性地震震级在____________级以上。地震的破坏程度为烈度,一般烈度与震源深浅、_____________、震级和____________有关。同样震级的地震为什么日本通常带来的危害更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西兰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__边界。日本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板块边界。云南、缅甸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边界。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太阳光照图,已知东半球大部分地区处于夜晚(阴影部分),回答问题。(10分)

(1) 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半球,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呈方向流动,罗马的气候特征为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北京时间为时。
(3) 图中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其中代表昏线的是弧。A地昼长为小时,B点时间为
      

20世纪80年代,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在不同经济地带存在着显著差异。读“2001年我国城市地理分布表”,回答问题:


非农业人口
全国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超大城市
>200万人
13
7
3
3
特大城市
100万--200万人
28
15
9
4
大城市
50万~100万人
61
3l
27
3
中等城市
20万"---50万人
217
102
78
37
小城市
<20万人
343
138
130
75
合计
662
293
247
122


(1)根据表中数据,简述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2)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的角度,分析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形成原因。
(3)针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简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方向。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集中紧凑式或分散疏松式)。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读下表(单位:亿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任答2点得分)。

年份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1920
1.1
5.6
0.8
10.7
1940
3.6
4.8
1.56
13.6
1960
4.8
6.1
3.6
15.6
1980
7.9
4.4
6.2
25.9
2000
11.1
4.4
20
24.4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填字母).
(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填字母)模式转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的而取得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