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各题。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

A.3 B.9 C.12 D.7.5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部分城市位置图及七月平均气象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气象资料与图中城市搭配最匹配的是()

A.①——丁 B.②——丙 C.③——乙 D.④——甲

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灾害季节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秋季多暴雨 B.②地春季多干旱
C.③地冬季多寒潮 D.④地夏季多台风

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A.南水北调 B.城市面积扩大
C.围湖造田 D.毁林开荒

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

A.农作物产量的估算
B.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
C.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D.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生长期较长 B.乙区域土地集中连片
C.甲区域机械化程度高 D.乙区域矿产资源贫乏

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畜牧业比重大 D.第二产业比重大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

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