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两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组中能和乙组中所有物质都发生反应的
甲组:
A.甲酸 | B.乙酸钠 | C.乙醇 | D.苯酚 |
乙组:⑴.NaOH ⑵.溴水 ⑶碳酸钠 ⑷.FeCl3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 B.麦芽糖 | C.甲酸乙酯 | D.油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
C.已知:①2H2(g)+O2(g)===2H2O(g)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l)ΔH2=-b kJ·mol-1,则a>b |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ΔH1=-393.5 kJ·mol-1, |
②C(s,金刚石)+O2(g)===CO2(g)ΔH2=-395.0 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28 g聚乙烯树脂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为2NA |
B.单体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所生成的高聚物的质量 |
C.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两种物质 |
D.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
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 |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 |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正丁烷 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异丁烷 ΔH=-2 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
B.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