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4分)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某地工业联系图”,内地某大型铁矿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将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工业联系图空白框内。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和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A.棉纺厂 | B.造船厂 | C.重型机械厂 | D.精密仪表厂 |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生产。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区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写出两个)、。
下图为某城镇周围工农业布局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准备在A、B、C、D、E五地进行小麦和乳牛生产以及自来水厂和钢铁厂布局,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小麦生产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2)乳牛生产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3)自来水厂宜在地,理由是______。
(4)钢铁厂宜在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右图),完成相关问题。
(1)左图中A区域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右图中C城市气候类型的名称为,该种气候类型理论分布规律为。
(2)左图中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其农场内的土地主要通过等生产方式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针对其发展存在的限制性因素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3)右图中D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读下列材料以及印度矿产资源、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印度的人均耕地逐年下降,1960年为0.21公项,1999年已成为0.10公顷,减少了一半还多。预计到2050年,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项。40年来,印度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倍,但人均粮食增长量只有35%。
材料二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
(1)从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印度在人口、耕地、粮食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是什么?
(2)除印度以外,你还知道亚洲的哪些国家人口超过1亿。(写出2个)
(3)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硅谷”,其发展类型属于____________指向型。
(4)分析班加罗尔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距<80Km时,用____________运输最佳; 运距 80Km~550Km时,用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 运距>550Km时,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运输。(每空2分)
(2)选择最佳航运线路:攀枝花铁矿石运送到上海宝山钢铁基地通过_____________。美国东海岸的工业品运送到西海岸洛杉矶要经过_____________运河。(每空2分)
(3)图中四种运输方式中,随运距增加而增加最快的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随运距增加而变化不大的是____________。(每空2分)这种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