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他们引进法国优质葡萄品种.意大利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生产葡萄酒,现已开始销往欧洲.香港等地区。
(1)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其原因是 。(2分)
|
(2)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Q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 (高、低),这主要是因为 (3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方向是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图10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及黄河三角洲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简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天然气管道经过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带是,
(2)试说明图中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影响这样分布的主导因素,并概括该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3)简述目前A地区天然气开发对当地带来哪些好处。
甲图为世界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乙图为甲图所示区域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有关问题。(1)若甲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数值用a表示,则a的数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乙图所示山地所处位置在甲图中最可能靠近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_______ 地。
(2)2009年10月2日,里约热内卢战胜芝加哥、马德里和东京,获得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奥林匹克盛会将首次登陆南美大陆,有关里约热内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马德里、东京一样,均为海滨城市,且为巴西最大海港
B.巴西的故都,是著名的“狂欢节之都”
C.是巴西的政治经济中心
D.桑巴舞被葡萄牙殖民者从非洲传到该城属迁移扩散
E.是巴西仅次于巴西利亚的第二大城市
(3)乙图东西坡同一自然带的高限与雪线高度分布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4)分析甲图B、C、D三处中气温最高的是哪一处?并简述形成的主要原因。
(5)比较图中B、E两海区海水盐度的差异,并简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6)甲图中F地区当地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其东西部干湿差异较为明显,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4.下列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表及该地区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读后回答。
(1)比较该地区1978年与2007年的产业结构变化表,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2)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
(3)该城市依托优势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合在该城市布局的工厂是
A.冶炼厂 B.电镀厂 C.建筑材料厂 D.轮胎厂
(4)简要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33.读台湾地形交通图及部分出口产品比重变化图,回答问题。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有效利用的总水量只有207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据图说明台湾城市和铁路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3)据图归纳说明1998年~2006年八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