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②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③20世纪末,甲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过渡型”
④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②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③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④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一下小题

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200米<H<1500米 3℃<T<4.8℃ B.1000米<H<1300米 3℃<T<4.8℃
C.1500米<H<1800米 6℃<T<7.8℃ D.1200米<H<1500米 6℃<T<7.8℃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B.50米 150米 C.500米 100米 D.50米 100米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6~18题。

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3~15题。



1961

2005
耕地面积(km2)
400
521
森林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 369
1 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②土质疏松③土层较薄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1~12题。

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发展炼焦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9~10题。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