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四条线反映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自古至今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下左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 B.受暖流影响 | C.受寒流影响 | D.受陆地影响 |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上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各纬度的年平均气温和年较差表,完成下列各题。
纬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北半球 |
气温(℃) |
26.2 |
26.7 |
25.3 |
20.3 |
14.0 |
5.7 |
-1.0 |
-10.0 |
-16.7 |
年较差(℃) |
0.8 |
1.1 |
6.4 |
12.7 |
19.1 |
25.1 |
29.8 |
33.0 |
35.3 |
|
南半球 |
气温(℃) |
26.2 |
25.3 |
23.0 |
18.4 |
12.0 |
5.6 |
-2.0 |
-11.5 |
-19.8 |
年较差(℃) |
0.8 |
2.4 |
5.4 |
7.2 |
6.6 |
5.4 |
10.8 |
21.4 |
25.0 |
地球最热的纬度被称为“热赤道”,它位于
A.赤道 | B.北纬10度 | C.南纬10度 | D.南纬20度 |
表中显示的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递减 | B.从北向南递减 |
C.从“热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 D.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
南半球各纬度的气温年较差大部分比北半球的小,其原因是
A.南北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较小 | B.北半球多高大山系,对气候的影响较大 |
C.南半球植被覆盖较好 | D.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 |
读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
图中M处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
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过渡型阶段 |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
图为某气候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月、6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山坡面。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两图中,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脉山脊线的( )
A.西北面和东南面 | B.东南面和西北面 |
C.东北面和西南面 | D.西南面和东北面 |
甲图中,在1600米以下,a曲线上各点的气温远低于同海拔b曲线上各点的主要原因是
A.a处降水多 | B.b处受暖流的影响 |
C.a处受冬季风的影响 | D.b处受台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