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其中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天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A.西学中源 B.中体西用 C.君民共主 D.道德救国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