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现象 |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 | B.+3 | C.+4 | D.+5 |
一定量金属钠及其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A的金属钠的质量比为
A.1︰1 | B.2︰1 | C.23︰78 | D.46︰78 |
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向含有FeBr2和FeI2各0.4mol的混合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氯水至过量,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是
A.2∶1∶1 | B.1∶2∶1 | C.2∶1∶2 | D.1∶1∶1 |
某CaCl2样品可能混有FeCl3、MgCl2、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取11.1克样品溶解,得无色溶液,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27.7克沉淀,由此可知样品中所含杂质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无Na2CO3,一定有MgCl2 | B.一定无Na2CO3,一定有NaCl |
C.一定有MgCl2,可能有NaCl | D.一定有FeCl3,可能有NaCl |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密闭)。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设生成的SO2足量,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
B.品红溶液褪色 |
C.溴水橙色褪去 |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