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基态硅原子为例,如果电子排布式写作ls22s22p63s13p3则违反了 原理,如写作ls22s22p63s33p1则违反了 原理;
(2)已知H、C、Si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依次为2.1、2.5、1.8,则CH4、SiH4中C、Si的化合价依次为 、 ;
(3)在我们现今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 族,共 种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 周期,共 种元素;
(4)熔点: F2 Cl2(填“<”或“=”“或>”,下同),沸点:HF HCl,一定压强下HF和HCl的混合气体降温时 (填HF或HCl)先液化;
(5)前三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
(用元素符号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②图中
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
)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
,反应产生的
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
的平衡常数
=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
=。
②若在1
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并通入
,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转化率为50%,则
=。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
a.
、
、
的熔点 b.
、
、
的氧化性
c.
、
、
的热稳定性 d.
、
、
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
晶体:
溶液
溶液
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
=□
+□。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
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
(
=1,2,3,4)的能量(
)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
是(填离子符号)。
②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
酸性溶液脱除
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 序号 |
电压/V |
阳极现象 |
检验阳极产物 |
| I |
x≥a |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
有 、有 |
| II |
a>x≥b |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
有
、无
|
| III |
b>x>0 |
无明显变化 |
无
、无
|
(1)用KSCN溶液检验出
的现象是。
(2)I中,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在阳极放电,生成的
将
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3)由II推测,
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
在阳极放电,原因是
具有性。
(4)II中虽未检测出
,但
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
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 序号 |
电压/V |
阳极现象 |
检验阳极产物 |
| IV |
a>x≥c |
无明显变化 |
有
|
| V |
c>x≥b |
无明显变化 |
无
|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
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
和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2)II中,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
、
)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
、
的大小关系:。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3)III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②
与
、
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
(4)IV中,电解
制备
,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需补充物质
,
是,说明理由:。
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
以及杀菌剂
的合成路线如下:

(1)
的名称是;
(2)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
a.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
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
(4)AP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1
完全转化为
所消耗的
的质量是
。
(5)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
(6)
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
和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