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2a+2 | B.2a+10 | C.a+2 | D.2a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铜粉,共热,铜粉溶解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O3-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有有色产物生成且能溶于浓硝酸 |
C.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D.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 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 |
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 | D.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 |
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然后按上述顺序分别用水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3∶2 | B.2∶2∶3 | C.1∶1∶1 | D.无法比较 |
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4H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 |
B.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还原剂 |
C.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
D.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