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MHC)主要参与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下列说法与生物学事实不相符的是
A.MHC是一种膜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侧
B.MHC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器官移植时,受体和供体之间MHC相容程度越高,排斥反应发生率越低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器参与MHC的合成
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
| 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
| 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种片段,推断其基因型为XHXh |
| 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则他们的儿子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
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
|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
|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
|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即光照强度)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
| 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
| 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 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液泡的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 |
| B.有染色质的细胞都能形成染色体 |
| C.硝化细菌的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 |
| D.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 |
| B.人体衰老就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
|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说明生物发生进化,新物种的产生 |
|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基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