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
B.AB段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
C.BC段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
D.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8m | B.0.8a·400m | C.a·320m | D.320am |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0%,Aa个体占60%,aa个体占10%(aa个体不具繁殖能力),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 B.不变,增大;不变,增大 |
C.增大,不变;增大,不变 | D.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
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34 |
阔叶119、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下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
B.根据第1组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
D.用第1组子代的W#W$W%.K**S*&5^U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 |
用右图曲线表示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关系时,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大于a温度该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受到破坏 |
B.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与浓度的关系:b浓度生长素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
D.人感染天花病毒后,血液中抗体含量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后机体仍具有相应的免疫力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适时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