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影像图的传回,标志着“嫦娥二号”任务所确定的六个工程目标全部实现,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回答问题。
相对“嫦娥一号”在2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的120米分辨率全月图,“嫦娥二号”卫星在15公里近距离轨道对月球虹湾地区高精度成像,加上新设计的ccD相机,分辨率可以优于1.5米。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③科学技术能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根据此次探测获取的虹湾图像,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形地貌、光照等数据进一步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为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这表明( )

A.客观条件受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 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D.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诗句与“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提阿马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008年6月30日,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据此回答4—5题。
抗震救灾精神来源于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存在决定思维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主观能动性 D.可知性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是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B.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