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地震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问题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陈局长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近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能够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日本方面宣布方圆30公里为安全距离,而美国方面则认为方圆80公里内均是核辐射影响范围,法国方面也建议法侨撤离至80公里外。日本与美法之间关于安全距离的分歧说明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B.意识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于安全距离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C.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美法为维护本国公民利益故意扩大了安全范围
D.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多样性

日本核泄漏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有些人认为吃碘盐可以防辐射,2011年3月17日全国各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专家表示如果想防辐射要服用含有碘化钾的稳定性碘片,但是碘盐里含有的是碘酸钾。所以食用碘盐以防辐射是不科学的。相反盲目地、过量地食用含碘的食物、替代品或者是药物会导致人体的碘含量超标,对身体造成危害。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有
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波士顿经验曲线又称经验学习曲线,如下图所示,横轴代表练习次数,纵轴代表单位学习内容所耗时间。学习曲线效应指的是:越是经常地执行一项任务,每次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辽宁号”航空母舰是在前苏联“瓦良格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凝聚了中国舰船人的智慧和心血。从引进到改造,“辽宁号”在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有了不小的创新。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
③树立雄心壮志是实现梦想的基础和前提
④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主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艺术家创作艺术讲究意境,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物质决定于意识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中国在过去5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掌握尖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制约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性相结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在发展西藏乡村远程教育方面,习近平曾说,远程教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西藏地区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