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B.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C.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理论创新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伴随着“民生”二字成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惠及亿万民众,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根本原因是:
A.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执政党的中心任务 | B.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生问题 |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D.民生问题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 |
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与平衡。这种观点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
B.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
C.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科学地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D.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
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抢救落水少年,以3命换2命,他们的行为在打动了千万人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置疑。面对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我们应该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将文化发展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