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据此回答问题。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央视评论员杨禹认为刹住浪费之风,关键从三“公”入手:公款、公务人员和公众。 目前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行动”正在兴起,珍视资源、反对浪费,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②刹住浪费之风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事物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导致质变的发生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先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在过去30亿年里,地球生命依赖于两种信息存储分子——DNA和RNA,目前科学家 发现第三种生命化学代码——XNA。虽然当前科学家对XNA分子的了解程度并不全面,但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研究人员希望XNA分子能够用于医学或者工业用途,它还将成为研究生命起源的重要工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向前发展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过程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2011年耶魯大学毕业的他没有去跨国公司做都市白领,而是来到湖南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一年多来,他通过同学、微博、公益组织等帮村民引进80万元,建起了 “老人之家”等多个公共项目。他立足农村实际,心系村民群众.深受乡亲们的喜爱,2012年他高票当选县人大代表。他就是“中国梦”的践行者——“耶鲁村官”秦玥飞。秦玥飞的事迹表明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
③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其梦想的实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认识和处理问题。下列选项与图中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是所有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共同信仰。2013年春节期间,央 视陆续推出了“回家”系列公益广告片,包括《爸爸的谎言》、《妈妈的等待》、《春节回家》等, 呼吁每个人都“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不少网友评价这些广告看得让人“心酸泪奔”。据初步估算,央视春节前后一个月播出公益广告的时段价值将超过2亿元。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经济发展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